
精准服务指的就是要依托门店去寻找口碑好、喜欢互动且有宣传力的消费者,不宜多,10-20位就可以,然后针对这群人做重点推介、品牌文化和背景的介绍、产品的免费试用,当然也少不了其他产品的价格让利。白岳最近想给自己的门店上马新的服务,婴儿游泳?产后修复?还是婴童摄影呢?他还没完全考虑好,但是他确定多服务板块的探索是他未来生存的附件,“抓住一个是一个,抓上两个是两个。”
李一丁:我们现在七成是稳健型,三成是偏成长一点。区分在于这个商业模式是不是已经完善了,上市公司说要去做这个事情,没做完我们就算它是成长股,全部做完了,但是股价暴跌,然后能恢复的,这种就算是稳健型。仓位上七成还是买那些老的行业的东西,主要是因为这些思路、思想都是经过巴菲特的验证,买到相同的行业,那你就基本上不会跑太偏。所以还是以巴菲特的决策作为行业的一个参考。还有30%,可以做一些创新。
昨日两市高开低走,截至收盘,主要指数悉数“翻绿”,板块方面也是跌多涨少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主题板块中,电力板块全天走势偏强,受到不少投资者注意。从板块未来发展前景来看,分析人士指出,根据中电联公布的数据,2017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三和日本的五分之二,具备较大提升空间。近5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以5.11%的复合增长率增长,这为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联想新的业务架构中,PC、数据中心业务、移动业务被列为联想的几大支柱业务。但从实际的经营业绩来看,PC业务依然占据了主要的份额,仍然是联想集团的根本支撑。而其他几项业务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育与发展,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。根据联想集团2017/2018财年年报,联想PC业务营收324亿美元,占集团整体收入的71.4%;移动业务营收72亿美元,占集团整体收入的15.97%;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4亿美元,占集团整体收入的9.69%。从营收构成上看,数据中心及移动业务尚未成为联想集团的支柱性产品。联想集团没有公布各个业务板块的盈利情况,但从联想产品在公开市场上的表现来看,移动终端等产品的盈利能力也不乐观。
互联网人才焦虑几天前,有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脉脉上感慨:参加了京东和腾讯两家产品公司的群面,两场都是12个人全挂,学历基本上是美国前20+清北复交,每个人自我介绍都是BAT、美团、滴滴实习,“90后找个工作,真心不容易”。BAT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头企业,是不少职场人的理想之地,其中又以阿里巴巴与百度的薪酬体系和期权奖励最为突出。但对于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,BAT等公司的门槛不断升高,这个梦想可能难上加难。
然而,虽然背靠中科院这棵大树,成立之初的联想公司却并没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,甚至还曾经尝试过卖杂货的业务。就在这时,倪光南的出现奠定了联想第一次大发展的基石。当时微机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,但却因为不能处理汉字而难以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利用。毕业于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的倪光南刚刚从加拿大回到中国,试图将自己发明的汉字处理技术产品化。正在发愁找不到发展方向的计算机公司看中了这一点,力邀倪光南加入公司担任总工程师,开发并销售LX-80联想式汉字系统,这就是后来的“联想式汉卡”。